签订10年劳动合同违约金怎么算
杭州富阳刑事律师
2025-04-15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一般需符合法定情形。法定情形有两种,一是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需支付不超培训费用的违约金;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约定需支付违约金。
若不属于这两种情形,如劳动合同中约定10年服务期违约金,该约定无效。若符合法定情形,违约金数额按双方合同约定,但要遵循公平合理原则。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明确是否符合法定可约定违约金的情形,避免无效约定。
2.对于符合法定情形约定违约金的,双方应在合同中合理确定违约金数额。
3.劳动者应了解自身权益,对于不合理的违约金约定可与用人单位协商。✫✫✫✫✫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通常除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不能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用人单位滥用优势地位不合理限制劳动者。
(2)法定可约定违约金的情形有两种。其一,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要支付违约金,且数额不超培训费用。其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约定需支付违约金。
(3)若不属于上述法定情形,劳动合同中10年服务期违约金约定无效。若符合法定情形,违约金数额依合同约定,但要遵循公平合理原则。
提醒:
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需注意违约金条款是否符合法定情形。若对违约金约定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确认是否属于法定情形。若用人单位未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也未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合同中10年服务期违约金约定无效,劳动者可主张该约定不具约束力。
(二)若属于法定情形,查看合同约定。依据合同中明确的违约金计算方式和金额来确定应支付的违约金。
(三)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即便合同有约定,若违约金数额明显过高或不合理,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调整,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通常,除法定情况,单位不能与员工约定让员工承担违约金。
2.法定可约定违约金的情况有:
-单位为员工提供专项培训并约定服务期,员工违约需支付不超培训费用的违约金。
-单位与员工约定竞业限制,员工违约要按约定付违约金。
3.非上述两种情况,10年服务期违约金约定无效。符合法定情形,违约金依合同定,但要公平合理。✫✫✫✫✫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
一般除法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法定情形为提供专项培训约定服务期和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否则如10年服务期违约金约定无效,符合法定情形则按约定但要遵循公平合理原则。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有着严格限制。仅在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约定服务期,以及约定竞业限制条款这两种法定情形下,劳动者违约才需支付违约金。当不属于这两种法定情形时,劳动合同里诸如10年服务期违约金的约定就不具备法律效力。而若符合法定情形,违约金数额要按照双方合同约定来确定,但必须遵循公平合理原则,不能让劳动者承担过重的不合理负担。
如果在劳动合同中遇到违约金约定方面的疑问,或者对自身权益是否受到侵害不确定,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若不属于这两种情形,如劳动合同中约定10年服务期违约金,该约定无效。若符合法定情形,违约金数额按双方合同约定,但要遵循公平合理原则。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明确是否符合法定可约定违约金的情形,避免无效约定。
2.对于符合法定情形约定违约金的,双方应在合同中合理确定违约金数额。
3.劳动者应了解自身权益,对于不合理的违约金约定可与用人单位协商。✫✫✫✫✫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通常除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不能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用人单位滥用优势地位不合理限制劳动者。
(2)法定可约定违约金的情形有两种。其一,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要支付违约金,且数额不超培训费用。其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约定需支付违约金。
(3)若不属于上述法定情形,劳动合同中10年服务期违约金约定无效。若符合法定情形,违约金数额依合同约定,但要遵循公平合理原则。
提醒:
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需注意违约金条款是否符合法定情形。若对违约金约定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确认是否属于法定情形。若用人单位未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也未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合同中10年服务期违约金约定无效,劳动者可主张该约定不具约束力。
(二)若属于法定情形,查看合同约定。依据合同中明确的违约金计算方式和金额来确定应支付的违约金。
(三)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即便合同有约定,若违约金数额明显过高或不合理,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调整,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通常,除法定情况,单位不能与员工约定让员工承担违约金。
2.法定可约定违约金的情况有:
-单位为员工提供专项培训并约定服务期,员工违约需支付不超培训费用的违约金。
-单位与员工约定竞业限制,员工违约要按约定付违约金。
3.非上述两种情况,10年服务期违约金约定无效。符合法定情形,违约金依合同定,但要公平合理。✫✫✫✫✫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
一般除法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法定情形为提供专项培训约定服务期和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否则如10年服务期违约金约定无效,符合法定情形则按约定但要遵循公平合理原则。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有着严格限制。仅在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约定服务期,以及约定竞业限制条款这两种法定情形下,劳动者违约才需支付违约金。当不属于这两种法定情形时,劳动合同里诸如10年服务期违约金的约定就不具备法律效力。而若符合法定情形,违约金数额要按照双方合同约定来确定,但必须遵循公平合理原则,不能让劳动者承担过重的不合理负担。
如果在劳动合同中遇到违约金约定方面的疑问,或者对自身权益是否受到侵害不确定,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在职员工在外开公司如何处理
下一篇:暂无 了